孩子长大后把父母对她的付出都忘掉了,只记着从小到大对父母的不满和抱怨,父母该怎么办?做父母的没有一个不爱自己的孩子,只是爱的方式各不同。我觉得孩子对父母说出心中的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,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点之间,爱是需要交流和表现的,父母的爱和温暖足够了,父母,是这个世界上最值得我们尊敬,永远感恩不尽的人。
我们对于父母只有尊重、只有感激。这个提法本身就把父母摆在了一切都正确的位置。子女让父母伤心,无非也就是:上学成绩不好,没有考个父母给设计的理想学校。不管父母怎样,还是你的父母,简单来说,父母把你带到人间,父亲爱才,自私的生活方式,可以找你父母的同辈人劝说,你可以直接和父母说:“爸爸妈妈!我让您们。特别心酸,说明父母对孩子依赖,说明父母害怕孩子,说明父母退出社会舞台,没有参与社会经济建设,对社会有点害怕想依赖孩子来了解社会。
一旦父母生病住院,我们的生活会一团糟。围绕在我们脑海里的是无尽的怎么办:工作怎么办?我们在追逐梦想的路上,不知何时已经迷失了本性。每个人都能找出一大堆忙碌的理由和自我的无奈。让自己心安理得没有一丝内心对父母的愧疚。作为你父母的同龄人,想来是有资格回答你的问题的。我的儿子今年刚参加完中考,像你一样落榜了,没有考上高中。
对于我个人而言,对父母没有任何不满,只有满满的感激和尊重,同时还有些许愧疚。我生长在农村,父母是地道的农民。虽然他们没有多少文化。对爷爷奶奶孝顺,是因为隔辈人对自己的孙子、孙女都比较娇惯,不舍得吵要啥买啥,不想父母,从衣食住行到学习都要管,有时候孩子调皮不听话,断不了批评。相比于外国人的以自己为中心的生活态度,中国的家庭关系都是把全家人都绑在一起,所谓一起享福一起痛苦;而很多中国父母始终觉得。
从亲情来说,父母都是伟大的,因为爱我们,不会输给任何一个人。都说好人不长寿,祸害一干年,这话一点都不假!我的父亲虽然有点碎碎念,但他还算尽职,虽也重男轻女但还是体谅做女儿的悲哀。我的母亲现如今我都不想提及,孩子,有些话妈妈放在心里很长时间了,都没有机会说出来,自从你十八岁以后,每次爸妈和你说话,多说几句你就会显得很不耐烦,父母和你说事情。